目前,我國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以預制剪力墻結構為主,絕大多數的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以套筒灌漿連接作為主要的受力連接。在預制墻體的豎直方向通過頂部的預留插筋與底部的預留套筒順次進行連接;水平方向則通過與相鄰的預制墻體側部伸出的鋼筋綁扎形成暗柱,再通過現澆混凝土形成整體結構。預制混凝土墻板構件的安裝精度要求高,但套筒對位困難、鋼筋干涉問題等影響著現場施工進度和質量,且墻板構件灌漿作業施工質量較難控制。上述突出的技術問題影響著現場施工進度及質量,浪費人力、機械、材料。
1??工程概況
北京建工懷柔新城項目位于懷柔區懷柔鎮,共包括1~9號樓9個單體工程及1個地下車庫,建筑面積約7.5萬m2,其2~9層預制率達到75%以上。該項目的施工難點在于豎向墻體安裝,由于墻板預制構件數量大,種類多,且尺寸大,預制構件施工過程中易發生損壞。因單個墻板構件鋼筋套筒數量較多,上、下層精確對位更加困難;因主筋直徑較大,鋼筋稍有偏位調整異常困難。
2??預制剪力墻結構施工難點
2.1??安裝精度要求高
本工程預制裝配式剪力墻安裝精度要求高,構件種類較多,墻板上、下層構件采用鋼筋套筒灌漿連接,預留插筋的位置需準確調直,若與套筒孔偏位較大會導致墻板安裝困難,作業費時費力,還會影響安裝完成后的墻體垂直度、相鄰2塊墻板間的平整度及整體安裝觀感效果,因此,預制墻板構件的精確定位是安裝的關鍵。
2.2??現澆混凝土連接部位施工困難
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采取拆分設計,相鄰墻體構件通過現澆暗柱連為整體,其受力等同于現澆結構。但相鄰墻板側向伸出的鋼筋常與暗柱預留鋼筋發生干涉,會影響安裝進度;現澆連接段鋼筋構造復雜,作業空間小,鋼筋綁扎施工困難,暗柱處模板也不易安裝固定,存在漏漿及脹模風險。給墻板構件安裝作業造成困難。
2.3??套筒灌漿作業質量控制難度較大
套筒灌漿一般采用分倉法施工,墻板吊裝前先根據構件的長度及灌漿料性能進行分倉。其中倉體長度直接影響灌漿壓力、灌漿時間、封縫強度,對灌漿密實度也有顯著影響。墻板構件吊裝完成后,按分倉長度用專用坐漿料封堵接縫,待封堵漿料強度達到約30?MPa后,再用電動灌漿泵進行壓力注漿。灌漿過程中,漿液流動度、原材料溫度等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灌漿密實度,加大對連接節點施工質量控制的難度。
3??預制混凝土剪力墻施工技術要點
3.1??施工準備
3.1.1??吊裝前的準備工作
?。?)因墻板構件自重較重,吊裝施工危險性大,吊裝作業前應進行安全交底,機械操作人員須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對鋼絲繩、吊裝鋼梁進行受力穩定性驗算后方可用于吊裝施工。
?。?)技術人員應核對構件編號,檢查構件尺寸、出筋長度、水電預留預埋位置等關鍵信息,確認規格正確且長度尺寸偏差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后方可進行安裝作業。
?。?)按墻板構件平面位置圖確定構件安裝位置及吊裝順序,盡量減少構件在空中的吊運及停留時間。構件編號核對是準確安裝構件的前提。
3.1.2??測量放線作業
按圖紙及測量方案放出墻板的平面位置,在樓板面上的對應位置彈內墻外墻邊線,并彈出預制墻板20?cm控制線,引測標高控制點,以便對墻板進行復核測量。
3.1.3??鋼筋定位校正
預制墻板構件采用灌漿套筒實現上、下層連接,由于預留鋼筋的直徑和與之對應的灌漿套筒內徑之差僅為4?mm,致使預留插筋在套筒內活動量非常小,因此,預制墻板構件套筒越多,安裝作業越困難,若預留插筋偏差較大會導致構件無法安裝。對此應在測量工作完成后用鋼管調直預留插筋,將鋼筋的位置偏差控制在±3?mm之內,長度偏差控制在0~15?mm之間,鋼筋表面應無嚴重銹蝕,無粘貼物。
3.2??預制墻板吊裝
3.2.1??放置墊片
鋼筋調直后清理灌漿接觸面,使用水準儀抄平,采用硬質塑料墊片調節預制墻體的標高,使墻板處于同一標高平面上。安裝完成后,在預制墻板與樓板間留有20?mm的縫隙形成空倉,通過墻底套筒注漿連接上 、下層結構。為精確調整墻底標高,可用不同厚度的塑料墊片進行組合,以保證墻板下口在同一水平線上。
3.2.2??構件吊裝順序
應嚴格按確定的流水段進行吊裝作業。為減少相鄰墻板的干涉影響,各流水段內、外墻板均按逆時針順序進行吊裝,嚴禁打亂吊裝順序。若先安裝兩端部位后安裝中間部位,中間部位構件會因受空間限制造成安裝困難。
3.2.3??構件吊裝要求
預制構件嚴格按“慢起、快吊、緩放”的原則進行吊裝,整個吊運過程應有序緩慢進行。將構件原位吊離距地面1?m時應靜停15~20?s,以消除構件擺動,檢查構件是否水平,各吊點是否受力均勻。墻板吊至距樓面50?cm處停止下降,靜置10?s消除構件擺動,由專人檢查墻板正反面與圖紙是否一致,確認無誤后方可緩慢下降。用撬杠微調構件,使套筒與插筋精確對準,將樓面預留插筋插入灌漿套筒內,根據墻邊20?cm控制線,校核墻板構件底部,邊線應重合于樓面上的墻體位置線。
3.3??固定斜撐安裝
3.3.1??外墻板板縫的控制
夾芯預制保溫板外墻安裝時,板縫的控制直接影響外墻板的外觀質量,其橫縫由標高進行控制;豎縫可根據外墻端線做微調處理,但調整量相對有限,由于插筋位置的矯正也可影響豎縫的安裝寬度,故墻板豎縫的安裝效果也可由這兩個影響因素進行控制。
3.3.2??固定斜支撐安裝
待墻板安裝就位、墻體下落穩定后,即可安裝斜支撐。斜支撐下端與疊合板預留的套筒連接,上端固定于墻板預埋的套筒,其高度約在墻高的2/3處(圖1)。斜撐與豎向的夾角為35°~45°,長度小于6?m的墻板一般布置2根斜支撐,大于或等于6?m的設3根斜支撐,斜支撐應布置于構件的同側。
圖1??斜支撐安裝預制裝墻板
3.3.3??調整墻板垂直度
斜支撐安裝完成后,使用靠尺檢查墻板的垂直度,垂直度超出規范允許范圍時應同向旋轉斜支撐,進行調整,用靠尺貼近墻邊30?cm位置進行復核至垂直度符合要求,再用水平儀復核墻體標高。旋轉撐桿時應隨時觀察絲桿的外露長度,以防絲桿與旋轉桿脫離而引發安全問題。
3.4??鋼筋綁扎
綁扎相鄰墻板暗柱處的鋼筋前應校正暗柱豎向鋼筋,按1∶6的比例彎曲到準確位置,墻邊側向出筋也需調整到正確位置。綁扎鋼筋時,先綁扎箍筋,再搭接綁扎豎向鋼筋,所有鋼筋相交點均須全部綁牢,豎向鋼筋搭接處箍筋還應加密。
3.5??鋼筋套筒灌漿
3.5.1??分倉與接縫封堵
墻體連接部位的分倉長度根據實體灌漿試驗確定,一般不宜超過3?m。分倉越長灌漿失敗的風險越大,合理確定單倉注漿長度十分重要。為能承受較大的側向灌漿壓力,分倉隔墻寬度應不小于20?mm,封縫時分倉墻應避開套筒孔口,以防造成堵塞,一般距套筒邊緣應不小于30?mm。分倉時可采用鋼板條做背襯模板,模板高度應略小于墻板底縫寬度,使用封堵料將墻板底面與樓板表面封堵密實。填抹完成后抽出背襯,根據分倉長度在構件上標記分倉位置,記錄分倉完成時間用于指導后續灌漿施工。封堵料填抹完成后,待漿料硬化達到規定強度(一般為30?MPa)再進行灌漿施工。
3.5.2??灌漿連接
灌漿作業前應全面檢查各灌漿套筒的灌漿孔和出漿孔是否暢通,有無雜物。用灌漿泵從注漿孔處向套筒內壓力注漿,漿料需在自加水攪拌開始 30?min內完成灌注,但考慮實際情況及外界環境,應保留一定的操作應急時間。同一倉只能在一個灌漿孔注漿,不得多孔同時注漿;同一倉位應連續灌漿,不得中途停頓。
3.5.3??套筒灌漿充盈度檢查
待灌漿結束漿料凝固后,取下用于堵孔的膠塞,排漿孔的漿料高于孔下邊緣5?mm以上者視為灌漿合格。
3.5.4??灌漿節點保護
灌漿作業完成后,須保護節點部位不受外界壓力擾動。下一道工序施工前應檢查灌漿料的同條件試件是否達到規定強度(一般為35?MPa),在低溫下灌漿時應采取加熱措施,以保證漿料凝結硬化的強度,環境溫度0℃以下禁止進行灌漿作業。
為保證注漿漿料凝固后能達到規范規定的強度標準,每個流水段均采用相同攪拌工藝拌制的漿料在現場制作試件,標準養護 28?d 后檢測其抗壓強度,以確保灌漿質量可靠。
4??結束語
上述構件安裝質量控制要點已應用于懷柔新城項目,避免了尺寸超大構件的損壞問題及套筒對位困難導致安裝效率低下的問題。1~4號樓比計劃工期縮短15?d,用工比同類型項目減少20%。經總承包單位檢測,已具備北京市長城杯驗收條件。
文章來源:預制構件網
版權聲明:本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內容只做參考學習交流之用,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告知!